(看到读者朋友们嫌更新少了,有些懒,葡萄君只能知耻而后勇,准备猛肝一波,每天三更连续四天,万字更新从今天开始,周六结束,顺便求月票,求推荐,求收藏,支持作者的努力。)

    拟议中将举办的首届“红河谷杯世界建筑师设计大奖赛”,还有一个粉饰太平的作用,李福寿计划邀请维克多公爵大人为大奖赛名誉主席,以此提高大赛的逼格。

    这种惠而不费的事儿,想必维克多公爵大人非常乐意为之。

    李福寿脸上浮现出与这个年龄不相称的沉稳,深邃的眼眸久久的凝视着红河谷,发出一声呻吟般的叹息;“啊……这座城市真是太美了。”

    他自得意满的走回来,仔细审视了一番“红河谷杯世界建筑师设计大赛”的提案,考虑到大赛在一年半后举行,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宣传,相信必然能够吸引世界著名建筑师蜂拥而来,共襄盛举。

    李福寿提起笔来,在议案上签署意见,交由具体的承办人安排一应事宜。

    签署这份重要提案之后,下面是一份来自南非的局势报告,这是由黑衣卫派驻南非密使发来的详尽局势报告,从绝秘级报告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如今南非局势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截止1880年11月底

    在比勒陀利亚、吕斯滕堡、莱登堡、斯坦德顿等几个重要城镇,不满英国人统治的布尔人活动频繁,私下里合纵串联,开始公然反抗殖民政府统治,袭击皇家警察和公务人员,发生了一系列恶劣事件。

    如今这里就是一个大火药桶,任何一丁点的火星都会引发毁灭性的爆炸,摧毁大英帝国的统治基础。

    自1879年祖鲁战争后,英国消灭了祖鲁王国,解除了布尔人面临的最大威胁。

    在英国人统治德兰士瓦共和国的三年期间,没有改善中下层布尔人的生活条件,也没有增加投资、改善财政、经济和政治待遇,反而允许英国商人大肆进行土地投机,向布尔人征收以前欠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税款,实行高压统治,这一切引起了布尔人广泛的不满情绪。

    1880年9月

    为了收缴黑人手里的大量枪支,在英国保护国巴苏陀兰(今莱索托)发生了“缴枪暴乱”,令南非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英国驻德兰士瓦的主力部队南下镇压暴乱,留在德兰士瓦的英军总数不超过三千人,防务空虚。

    这给蠢蠢欲动的布尔人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来自各地的布尔人陆续向帕尔德克拉尔汇集,已经达到数千人之多,很明显不是来旅游购物的。

    根据秘密特工从各种渠道得到的可靠情报;

    布尔人准备举行国民大会,推举布尔人中德高望重的保罗·克鲁格、皮埃特·茹贝尔和小比勒陀利乌斯三人为首领,宣布恢复南非共和国,做好武装反抗的一切准备,这意味着大战一触即发。

    李福寿轻轻地掩上卷宗,虽然身处南非万里之遥外的澳洲大陆,依然能够感受到山雨欲来之势,黑云压城。

    自从1876年踏上澳洲大陆的土地后,李福寿已经改变了这片广袤大陆现状,脱离既定的轨迹驶向不可知的未来。

    然而这块孤悬海外的大陆,在国际风云动荡中实在没有什么存在感,世界局势依然按照既定的历史轨迹在运行,这里就包括即将爆发大战的南非。

    千万不要以为南非的局势与澳洲无关,作为大英帝国治下的自治领,一旦南非的战争遭遇重大挫折,大英帝国将会在全球调兵,包括爱尔兰,加拿大,印度和澳洲,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以大英帝国陆军那点可怜的人数,想要维持全球殖民统治,来自各自治领和殖民地的炮灰部队必不可少。

    若原有历史没有改变

    即将爆发的第一次英布战争,将以布尔人完全取得自治地位,建立大英帝国女王陛下治下的完全属于布尔人的德兰士瓦共和国自治政府而结束,从此埋下了第二次英布战争的导火索。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财帛动人心。

    盛产钻石和黄金的德兰士瓦是一块宝地,地理位置又极其重要,这让大英帝国根本无法放手。

    李福寿细长的手指轻轻的敲打在桌面上,他考虑的不是这个,而是这一届执行妥靖政策的唐宁街首相治理下,是否有澳洲的机会?

    思来想去,他极为遗憾的叹了口气;

    时机还是不成熟啊!

    澳洲如今370余万人口中,来自大陆的移民,约占46%,约170余万,其中年轻男性占据绝大多数。

    来自欧洲各国的白人后裔,依然是澳洲人口主流群体,他们主要居住在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昆士兰州和南澳州,以从事牧业和金矿为主。

    尤其在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这两个人口大州,白人依然牢牢占据着社会主流地位,这一点轻易难以改变。

    一旦发起争取建立自治政府的运动,打破当前较好的局面,很容易导致澳洲内部分裂,战争长期绵延不绝。

    在昆士兰州依据主场地利之便,可能会暂时占据上风,万一被切断对外贸易以及与南方人口大州的联系,陷入长期的拉锯战中,未来前景难料。

    当战争阴云笼罩昆士兰州,当前繁华似锦的局面被打破,有多少人还会站在昆士兰伯爵大人这一边,愿意用生命和鲜血争取更多的自治权利?

    这要大大的打上一个问号,李福寿不敢冒险,也没有挥霍的资本,只能打消心中这个不切实际的设想。

    点燃战争的导火索容易,想要熄灭可就不以李福寿的意志为转移了,还是要战场上见真章。

    粗略计算一下

    当前贸然发动以建立自治政府为目的的战争,胜率不足47%,再加上大英帝国干预的因素,还要再减去10%的机会。

    倘若推迟几年

    以当今日渐扩大的移民潮和更加雄厚的实力,红河谷方面的胜算便会急剧增大,最迟三年之后,便会增加到6成以上把握,5年后超过7成,8年后超过9成。

    8年之后那就是1888年,自己28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从这个角度来看时间也并不算晚,由于己方实力极大的增强,战争造成的破坏也会小得多。

    李福寿考虑得入神,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发现杯中已经空了,于是扬声说道;“来人啊,添茶。”

    侍女闻声走了进来,给茶盏中续上香茗,小心翼翼的抬头看了一下老爷李福寿,见他完全没有在意,不免心中暗叹了一声,悄无声息的退出了。

    沉思片刻

    李福寿反复掂量事不可为,于是便放下了这一件心事,拿起案桌上的文件继续审阅。

    这是一份要求发展军工业的提案,李福寿看了几眼就没有兴趣了,在提案后面签了一个“否”字,想了一下又写了一行字;十年之内不予考虑。

    开什么玩笑?

    人口不足400万的澳洲还想发展军工业,你咋不上天呢?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澳洲仅仅是一个人口稀少的中小规模国家(以人口定义),根本不具备发展军工业,重化工业以及高精度光学等先进工业门类的条件。

    从院校科研基础,市场规模,人口基数到国际环境都决定了,澳洲先天不足,不可能发展全工业门类。

    没有军事工业买就是了,从枪支大炮到军舰,在国际市场上军火供应商多的是,澳洲这样的小地方完全可以买来一个军事现代化,比自己研发生产省时省力多了。

    事实上这件事,红河谷一直秘密的都在做。

    每年分期分批的采购一定数量的军火,以枪支弹药为主,加上部分重机枪和陆军中口径快炮,秘密储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再加上澳洲几乎人手一支枪,枪支弹药是不缺的,中口径快炮今年为了应付四骑卫扩编,进口了60门法国Mle 1875 95mm野战加农炮,每门炮使用两匹马牵引,是当今最为先进的后膛装填火炮。

    普法战争中

    法国军队被德国新式克虏伯大炮揍的找不到北,法国人知耻后勇,迅速抛弃了老式前膛炮,全力发展威力更加强悍的新型火炮。

    1875年,法国工程师拉伊托勒在英国阿姆斯特朗螺式炮闩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将其用在了法制Mle 1875 95mm野战加农炮上。

    这种螺式炮闩可靠性和气密性非常好,优良的设计使它一跃超过了德国火炮,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陆军快炮,领先于英国阿姆斯特朗火炮。

    相比较价廉物美的德制克虏伯快炮,法式Mle 1875 95mm野战加农炮唯一的缺点就是贵,一门95毫米炮几乎是德国快炮的三倍价格。

    财大气粗的昆士兰伯爵大人不在乎钱,因此一次性订购了60门,除了24门装备给四骑卫以外,多余的火炮全部进入储备库。

    澳洲作为英国殖民地,红河谷为啥不购买英国生产的火炮呢?

    理由很简单,因为现今的英国火炮非常落后。

    从1865年开始,英国人也不知道脑袋咋想的,竟然开启了历史倒车,抛弃了后膛装填的阿姆斯特朗火炮,强令该公司生产具有悠久历史的前膛装填火炮,本土陆军和皇家海军全部装备的是这种前膛炮。

    原因竟然是伦敦高高在上的老爷们,觉得后装填式大炮对炮兵要求高,训练时间较长,制造费用较高,不利于大规模列装。

    从1865年到1880年,阿姆斯特朗公司全都在生产后膛装填式火炮,配套的炮弹设计成与膛线吻合的形状以方便装填。

    这种火炮的装填方式实在是让炮兵们痛不欲生,尤其是高磅数的海军炮,每打完一发火炮都要重新调回最低的俯角,费尽九牛二虎的力气,将沉重的炮弹从前膛炮口推进去。

    由于膛线的原因,推弹速度不能过快,否则会卡住,这让火炮的射速简直感人。

    1879年2月一次偶然的重大事故,让伦敦的那些老爷们彻底挂不住脸,成为英军火炮改革的一个契机。

    雷霆号战列舰上的一门12.5英寸RML阿姆斯特朗炮,由于炮组人员的失误,在火炮已经装有1枚炮弹的情况下,又进行了一次装填。

    结果在发射瞬间,两枚弹丸在炮膛中爆炸,造成9名水兵当场死亡,受伤者高达35人。

    这种装填费劲,而且难以检查是否重复装填的火炮,令军方的怒火彻底爆发了。

    即便认识到此前决策的错误,但是由于英国本土陆军和皇家海军大规模装备前膛装填的阿姆斯特朗火炮,更换装备耗资巨大,所以军队依然得捏着鼻子使用。

    所以红河谷在英国买不到先进的火炮,大英帝国陆军和皇家海军都在使用前膛装填的阿姆斯特朗炮,哪里有后膛炮可以出售?

    船小好调头,哪个国家的装备先进就买哪个国家的,一旦发生冲突,起码在武器上不吃亏。

    李福寿由此想到深蓝炼金工坊,不由得暗暗叹了口气。

    目前由自己提供思路,德国工程师格雷兹卡男爵率领的德国专家小组,已经研发出新型带有液压复进机的火炮原型。

    但问题也由此而来,而且是几乎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

    那就是液压复进机工作不可靠,漏水漏油严重,打了几炮密封橡胶圈就损坏了,成为一堆废铁,这是其一。

    依照澳洲红河谷目前可怜的科技水平,根本无法解决高性能密封橡胶材料的问题。

    其二,由于尾部炮闩依然采用法国专利的螺式结构,射速仅仅从每分钟两发,提高到每分钟4发,令这款火炮的意义大为逊色。

    新型火炮的成本远高于老式火炮,同样的价钱可以采购更多的架退式火炮,那用户为什么要买这种既不可靠价格又高的液压复进式新型火炮呢?

    李福寿没想到自己提供的金点子,竟然诞生了这样不伦不类的怪娃娃,让他哭笑不得。

    一门新型火炮的研制,从来就不是几个专家躲在实验室里弄一下就成功的,其中牵涉了多学科专家的互相配合,共同解决攻克技术难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底蕴。

    这些在红河谷条件完全不具备,李福寿想法是好的,可在现实中遭遇了难以解决的困难,只能徒唤奈何?

    十九世纪早期的架退式火炮,炮管与炮架是刚性连接,没有缓冲后坐力装置。

    开炮时,巨大的后坐力会将整门大炮推离炮位,甚至高高蹦起来,不但损伤火炮,也容易砸伤炮手。

    每次开炮后,都要将火炮推回原位,重新校准。

    每次瞄准都是孤立事件,无法借助前次弹着点修正,所以最好的炮兵就是数学家,能够快速解出复杂的射击诸元,相当于在做一道又一道数学题。

    口径较小的火炮,能通过增加重量提高稳定性,但大口径火炮就没办法了。

    以95毫米口径野战火炮为例,要想阻止炮架后移,重量起码要38吨以上。

    这对陆军作战就是一场灾难,这么重的炮谁拉得动呢?又怎么能够随着部队转移,快速进入炮位呢?

    所以发明了有上下炮架,带斜坡滑轨的架退炮。它的炮管与上炮架是刚性连接,但上下炮架是分开的。

    现如今世界上

    已经出现了复进机的雏形,多用在工厂设备上,以弹簧或者空气作为复进动力,而液压复进机则是一个最新的尝试,如今研发陷入了一个技术瓶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amp;lt;/div&amp;gt;<a href="http://www.123xyqx.com/read/4/4938/" target="_blank">http://www.123xyqx.com/read/4/4938/</a>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