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这纸张的价格的确飙升,哪怕是一张纸,也愿意有人高价购买。

    但没几天,纸张遍布风国,一刀只要十文钱的时候,有人想从中牟利,都不可能。

    另外,还有一批人员在各府各县开设工厂,只招女工,专门生产纸张。

    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但更重要的,这也提高了女性的地位。

    俗话说,经济决定上层建筑。

    当然,某些扶不起的阿斗除外。

    越来越多的妇女抓住了机会。

    石曦为此,还颁布了一条新律法,可立女户,可继承遗产。无需任何人同意,去县衙办理即可。

    当然很多人是反对的,女子生来就应该伺候一家老小。

    男人反对也能理解,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身为女人的某些人,她们也不认同。

    但石曦是谁,自从她穿过来后下的每一条命令,每一道圣旨,任何人都阻止不了。

    刚开始百官还企图扭转,诸多试探,但现在,屁都不敢放一个。

    除了高呼皇上英明,还能怎么办呢?!

    男女之事自古以来就是难题,但她还是想为妇女打开一条口子,渐渐的,这条口子就会越来越大。

    但如果不去做,妇女只会一直被压迫。

    很快,风国第一个立女户的人出现了。

    乃是一位商人赵茹。

    她的父亲只有他一位女儿,但是按照之前的律法,女儿是不能继承他的遗产。

    她的女儿是个有着经商天才的人。那也不行。x33

    除非他为女儿招一位赘婿。

    但是身为男人,怎么可能相信做赘婿的男人会一直好好待自己的女儿呢。

    他活着的时候可以,百年之后就未必了。

    不招赘婿吧,将来他的遗产只会归了族里,或者属于国家财产。

    这位父亲每天愁的饭都快吃不下的时候。

    石曦新颁布的律法到了。

    这位赵商人欣喜若狂,连忙去给女儿办理女户。

    赵商人本也很忐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以办理下来。

    没想到,到了县衙的赵商人,受到了县令的亲自接待,并为其办理了手续。

    石曦对这一条律法是很在乎的,她绝不允许有人阳奉阴违。

    作为第一个设立女户的赵家,石曦特地降下了圣旨和赏赐。

    而这道圣旨被赵家供了起来。

    可以这样说,赵家以后只要不犯下大罪,繁荣昌盛就在眼前。

    后赵家族老前来反对,赵商人随便就挡了回去。

    也是呢,这么大一块肥肉,怎么可能没有人惦记。

    有人剑走偏锋,想要勾引赵家女儿。

    没想到这女人根本不上当。

    赵家女儿心气高,她不认为自己比男人差,她打算终身未婚,必要的时候去父留子。

    石曦:干得漂亮,双手双脚支持。

    “有事启奏,无本退朝”

    “皇上,臣有本启奏,立女户臣认为不妥,自古以来女儿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怎可颁布这样的律法,可是会引起大乱。”

    石曦还没说话,就有人怼了。

    “皇上,臣不认可李大人的话,律法是人定的,可以定就可以改。”

    “你你你一派胡言,流传下来的律法岂可随意更改。”

    “李大人,本官听说你因第十八房小妾,惩罚了你的发妻,你怎么没有遵守不可宠妾灭妻的律法呢?!”

    “这你本官不和你争辩。”

    李大人看看了石曦的脸色,不敢再说,再说下去,帽子要没了。x33

    “你说呀,你说不过就说不跟我争了。”

    这人得理不饶人,气的李大人脸红脖子粗。

    废话,没理都要争三分,何况有理呢。

    “行了行了,李大人啊,要是你的夫人想要合离,朕很乐意帮她下个旨意的。”

    “噗嗤”有人没忍住笑了。

    紧接着其他的官员也很努力的憋笑,甚至有官员已经憋不住,用咳嗽声掩饰。

    “臣有错,臣惶恐。”李大人立马跪倒在地。

    其他官员:要是他夫人知道了皇上的话,真要合离,真要笑死了。

    谁不知道这位李大人是个吃软饭的,要不是她夫人带着大批嫁妆嫁给他,他早就饿死了。x33

    呸,活该。

    这位李大人确实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吃喝嫖赌,样样都行,石曦等着治他。

    散朝后,石曦邀请丞相和尚书去宫外的庄子散步。

    逛了一会,石曦假装走到种植玉米土豆红薯的地方。

    “这是什么花,怎么没见过?!”石曦疑惑的问。

    “启禀皇上,这是突然长出来的,奴才也不清楚。”

    “哦?小德子,叫人挖出来看看。”

    不一会,红薯土豆就被挖出来,十来斤的东西,竟然长了一百多斤。玉米也是。

    “竟然是它们。”

    “皇上,您认得?!”丞相好奇。

    “说来有些奇怪,朕有一段时间,做梦老是梦见神仙,让朕来庄子,说是有一种粮食不挑地,随便种一种,一亩地至少3000-5000斤,如果地肥一点,5000斤以上也不是不行。

    朕本不信,但现在朕不得不信了。”

    “皇上,此话当真?!”

    “皇上乃是真龙天子,上天护佑,因此神仙才会降下如此粮食。皇上,定会是千古一帝的明君。”尚书大人立马拍马屁,还跪地磕了三个响头。

    丞相:就你老不死的会拍马屁。

    丞相紧随其后,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尚书:晚了,哼。

    石曦扶起两位大臣,派人蒸熟几个玉米土豆红薯。

    君臣三人品尝了一番,土豆和玉米还好,但是红薯极为香甜。

    “皇上,百姓再也不会饿肚子了。老臣有生之年竟然可以见风国此景死而无憾。”

    丞相吃着吃着就哭起来了。再一看,尚书也在抹着眼泪。

    丞相尚书也是心系百姓的一个好官,不然石曦也不会带着丞相和尚书。

    “好了,丞相,这些粮食是留种,先要种出一批,送往全国。这批粮食一定得盯紧了,你们二人可要好好守口如瓶。”

    “是,皇上,老臣遵旨。”(http://.suya.cc/70/7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