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曦也有底气跟县长谈修路的事了,顺便把欠国家的钱还掉,无债一身轻。

    石曦寻到县里,又找到了上次洽谈的干事吴承东。

    “咚咚咚”县政府林业部从州分部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吴承东抬头,见是石曦,脸上也带上了笑意,“罗先生,是你啊,咋了,遇到什么问题了吗?”吴承东站起身,将石曦引进办公室,给她倒了杯水。

    “你好,领导,我想把之前欠国家的钱还还,然后我想问问修路的事?!”

    “修路?您的意思是?”

    “是的,我想给我们村还有周围两个村,修一条可以通车的水泥路。”

    “罗先生,我理解您的意思了,但修路可不是个小工程,你才刚刚包山几个月,经济上…”

    石曦憨厚的挠挠头,“我就是赚了点钱,当然是合法的。山里的路不修好,就算我水果种的再好,在运输上也是个大问题。”

    “哎,确实,你先坐一会,修路这个我得跟县长报告一下,看看县长这边咋说。”

    “行,那我就等你的消息。”

    石曦估摸着县长可能会再次赶过来,修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作为县长,对整个从州的发展肯定颇为头疼。国家用钱的地方很多,等轮到从州这边,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好不容易有人主动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县长会十分重视。

    果不其然,吴承东挂断电话后,又对石曦说道,“罗先生,您再等一会,县长正在赶来的路上。”

    “好的,麻烦你了。”

    “不麻烦,罗先生最近的直播我也看了,我在这待了好几年,还不知道咱们从州山里的风景这么好呢。”

    “害,我以前光知道种地,也没觉得好看,都一样的。”

    “罗先生有三个孩子?”

    “是的,我大儿子才七岁,最小的才3岁,差点就成了老光棍,结婚都三十出头了。”

    “咱们这里的人结婚确实都是老大难,年轻的男孩女孩基本都去大山外面打工,这也没有办法,咱们这地方太穷了。”

    “是呀,各村留下的都是些孩子和老人,他们的日子太苦了,父母孩子都不在身边…”石曦唏嘘不已。

    “吴先生,你之前没出去过?”

    “害,家里老娘就我一个儿子,哪能离得了人。年轻的时候,谁还没有个梦想,但是在现实面前不值一提。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不知不觉,两人就聊得忘了时间。

    “聊着呢?”赵县长突然敲敲门,走了进去。

    “县长,您来了。”

    “县长…”

    “坐坐坐,罗先生,我听吴站长说你想要捐钱修路,马上就赶了过来。”

    “是呀,赵县长,我想问问,如果我要捐钱给我们村还有邻村修路,是个什么章程,大概需要多少钱,多久能修好。”

    “哈哈哈,别着急,今天咱们就把所有涉及的事给你解释清楚,为此,我特地带来了审核员以及会计,不管你最后要不要捐钱修路,你心里也有个大概的数。”

    “那就太谢谢赵县长了。”

    “这是应该的,你们也饿了吧,咱们边吃边说,吴站长也跟着一起。”

    一行人直接去了镇上的一家饭店,吴承东经常在这吃,价格不贵味道还不错。

    一行人坐定在包间里,便开始商议。

    “罗先生,修路花的可不是小钱啊。”

    “赵县长,既然我有这方面的想法,做事就不会半途而废。我们罗家村还有隔壁的李家村以及成家村,这三个村里的山路,我想修三条路,然后汇聚成一条大路,直通镇上。”

    “小杨,你估算一下。”

    “县长,罗先生,稍等一会。”小杨拿出背包里的计算器和纸张,手指飞快的按压着计算器的案件。十分钟后,小杨停下了脚步。

    “县长,罗先生,吴站长,刚刚罗先生所说的三个山村,三条路汇聚成一条路,山路修到山脚下,平均20公里,也就是60公里,然后再延伸到镇上,山脚到镇上的路,原本就是水泥路。按照一公里3800元的标准,共计22万8000元,但因为是山路,比平常的路更难,且60公里,是直线距离,如果是蜿蜒曲折的公路,要至少再乘以三倍,也就是180公里,光是修路就要将近七十万,还没算其中的人工。”x33

    “钱不是问题,我想要尽快把路修好,半年的时间,起码罗家村下山的路修好。”

    “如果罗先生有意向,我会派人尽快招工,但是在经济上,可能支出需要更多。”

    “没关系的,我可以先给你们划一百万,你们看着用,罗家村的这条路先修。”

    石曦大手一挥,就是一个壕无人性。

    “好,罗先生大气,有你这样的人,是从州的幸运。”

    “我赚钱,就是为了我们村的人生活方便,能过的更好,孩子们能有更好的未来。”

    在赵县长心里,石曦虽然文化不高,但是心中有大义,比某些所谓的企业家有良心的多。

    赵县长也是少有的心系百姓的好官,只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出了一个愿意为从州出力的人,哪里能不捧着。

    只要石曦愿意捐钱修路,他做什么都行。

    主要从州本就属于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人口也不多,是真的穷。

    赵县长数次申请补助金,但每次都是石沉大海,没个准确时间。

    今年是他上任第三年,眼看百姓生活不好,赵县长着急上火,没想到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人,石曦,竟然要包山。

    赵县长心中有一丝激动,或许从州会有更好的发展。

    之前提出包山的人也不是没有,但每次都不了了之。

    那一次,赵县长又接到了通知,不知为何,有一种预感,可能机会到了。

    赵县长为此,专门拍到从州镇上来,亲自谈一谈。

    而那一次,洽谈顺利。不管怎么样,第一步首先就跨出来了。

    一口也不能吃个大胖子,赵县长有耐心,有时间等着从州的变化。(http://.suya.cc/70/7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