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湿热的气候,金尚还是有点适应不了,还有当地的蚊虫滋扰,夏蝉蛙鸣时不时响起,也让人感到有些烦躁。

    好在夜深之后,还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再次睁眼的时候,是被窗外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吵醒。

    习惯性早起的金尚,去洗漱过后,在李乐平的建议下,去附近的小学操场晨跑。

    小镇上的人家,很多都养了狗,大部分都是特别凶的那种,金尚这个外乡人在附近跑步,屁股后头怕不是要有一大群猛犬追着咬。

    这个地方空旷的广场不多,一般而言,小学是不对外开放的,现在放假了,倒是有不少附近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在锻炼。

    对金尚这个陌生面孔,有些人还是很好奇的,不时有人上前攀谈。

    听着那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夹杂着奇怪俚语的方言,金尚也是勉为其难地应对着。

    京城来的,老李家孙女的朋友,旅游归来,顺便看看家人,这样的关键词落在乡里乡亲耳中,不知道会诞生多少莫名其妙的流言来。

    待日上三竿,回到家的时候,李乐平已经去附近的菜市场买了早点。

    本地的早餐,味道着实有点重了,带着浓郁芝麻酱气息的热干面,油得发腻的豆皮,腥味四溢的蛋酒,对金尚来说,着实有点为难。

    不过,吃了几口,慢慢消化后,回味过来,倒是有一种奇怪的韵味。

    “怎么样?外地人初次品尝,大多适应不了,多试几次,还蛮不错的。”

    “习惯了,觉得还行!”

    “那就好,其实鄂菜风味蛮杂的,受川湘影响较重,没啥拿得出手的特色,名声也不响。本地人倒是不在乎,好吃就行!”

    李乐平笑呵呵地拍了拍金尚的肩膀,筆趣庫

    “当然,也不是全无特产。中午给你烧一锅莲子羹汤,滑藕片,再烧几条大板鲫……”

    本地最知名的,还是鱼面,可惜这东西不是时时刻刻都有,一时半会也来不及做。

    都是些本地家常菜,味道据说很不错,李萱也偶尔提及家乡的味道。

    长居此地不觉得,离家久了,倒是很怀念。

    “我看您家在此地扎根多年,除了房子稍微大一点,车子豪华一点,不看外面那些有主的田地,还真看不出来是个小土豪。”

    “是吧?这几年经济好转了,大家其实过得都还行。守着几亩地靠天收肯定是不行的,年轻了外出打工的多,赚了钱,寄回来补贴家用,日子红红火火。我家虽然有钱,别人也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咱家,自然就没那么多龃龉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不求人一般高……”

    “对,就是这个道理!乡里乡亲的,往上数一两百年,都是近亲,没必要计较那么多。更何况,咱家也不是唯一家里积蓄比较丰厚的,有些比较有闯劲的后生,去江浙两广打拼,开个小厂子,赚得也不少。辛苦是辛苦一点,赚的钱真未必比咱家万亩良田要少……”

    “这倒是!”

    金尚了然地点头。

    工农剪刀差造成的区别,金尚比眼前这个乐呵呵的小老头还明白。

    一个稍微有点规模的家族式作坊,工人稳定,销路不愁,赚的钱也不少。

    实业,才是奠定基础,可以传承后世的财富。

    有田,李乐平家其实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一老一少聊了好久,金尚好奇地问道:

    “曹阿姨哪去了?今天都没看到她……”

    “县里有个农产品推介会,去看看能不能开辟一点销路。”

    “很不好卖吗?”

    “也不算太难,就是价格不太满意,不卖吧,放着发霉,更难卖。粮油副食也用不了那么多,最后总要腾仓库为新粮做准备……”

    “听起来,像是奢侈的烦恼!”

    李乐平提到的问题,并不是产出已经过剩,而是局部不平衡导致的,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没到那一步,中间环节成本太高,使得供需错位的现象比较严重。

    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解决这一问题(http://.suya.cc/71/710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