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听到兰怀钰说的这话,面色又禁不住几经变化。

    他知道兰清笳不会出事,但外人不知道。

    兰清笳的亲爹都没有任何表示,没想到,这个隔房的大堂兄,竟然会这般设身处地地为她的安危着想。

    他这话说得轻巧,但若秦书墨是一个不讲道理的帝王,兰怀钰若真的联合大臣上书,那帝王之怒可想而知。

    说不定,他身上的这个官职都要被削了。

    他愿意为了笳儿母子的性命冒这样大的风险,秦淮心中如何会毫无触动?

    他当即朝兰怀钰抱拳一揖,“多谢大堂兄!”

    兰怀钰当即把秦淮扶了起来,“都是一家人,没有必要说两家话。”

    都说患难见真情,以前秦淮对这话倒是感触不深。

    现在,自己一朝“落难”,究竟谁待他真心,谁又是假意,一切就都明明白白的了。

    兰振坤这个岳父,倒是连隔房的二叔一家都比不上。

    由此可见,他对兰清笳这个女儿究竟多么不重视。

    当初她还在闺中的时候,必然也是受了不少冷待。

    时间不早了,秦淮便也没打算耽搁,与他们抱拳作揖,他便上了马车,准备上路。

    兰振华特意送的那一马车药物,他也收下了,连带着马车一起,只是换上了自己的人当车夫。

    他不欲让云子鹤相送,但是云子鹤却一再坚持,他拗不过,只得作罢。ъiqiku

    一行车马浩浩荡荡地出了城,围观百姓不禁一阵唏嘘感叹。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不过,淮南王都已经落得这般处境了,竟然还有人敢大张旗鼓地来相送,胆子真是大啊。

    兰振坤是第二日上朝的时候才知道二房竟然去送了秦淮。

    而且这事,还是从自己的同僚口中得知。

    对方语气阴阳怪气,很是嘲讽,话里话外都是在说他这个当岳父的,竟是连一个隔房的二叔都比不上。

    自家女婿一落难,自己就躲得远远的。

    兰振坤又是气愤,又是羞恼。

    他觉得自己的脸面都要丢尽了,更迁怒于二房,为什么要去送秦淮?

    难道不知道秦淮现在是处于风口浪尖上吗?

    知道点轻重的就应该要跟秦淮保持距离,好好避嫌,免得被皇上盯上,连他们兰家一起迁怒。httpδ:Ъiqikunēt

    二房倒好,非但不避嫌,还上赶着往前凑!

    他们是脑子有坑吗?

    而且,他们这样做,将他的脸面置于何地?

    现在人人都将他与二房进行对比,二房对秦淮不离不弃,真心相待。

    自己就成了个见风使舵,捧高踩低的小人!

    兰振坤真是要气炸了。

    当着众同僚的面,他却是什么都不能表现出来,只能压着火。

    但是余光看到一脸淡定坦然的兰怀钰,他还是禁不住气得牙根痒痒。

    待散了朝,他快步走上前,气急败坏地将兰怀钰拽到了无人之处。

    他劈头盖脸就是一声质问,“怀钰,你和你爹是怎么回事?”

    兰怀钰知道他问的是什么,但偏就一副假装不知情的样子。

    “伯父这话是何意?侄儿有些听不明白。”

    兰振坤越发恼怒,“你别跟我绕弯子,昨天你和你爹为什么去送淮南王?

    你们难道不知道他现在是皇上的眼中钉吗?

    你们非但不与他避嫌,还公然相送,你这顶戴花翎怕是不想戴了!”

    兰怀钰早就对这个伯父的为人秉性有了解,但此时还是禁不住有点寒心。

    他不欲与对方多说,就算说了,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兰怀钰便语气淡淡道:“我的顶戴花翎想不想戴,也是我自己的事。

    我们两家已经分家了,我与父亲的行为不会牵连到伯父,你请放心吧。

    若皇上真的怪罪下来,伯父就只管把自己撇清便是了。”

    兰振坤听出他的嘲讽与冷淡,更是气得七窍生烟。

    “你,你……”

    兰怀钰打断他,“伯父没有什么事的话,侄儿先走了。”

    说着,他朝兰振坤草草一揖,转身离去。

    兰振坤有些愣怔地呆站在原地,待回过神来,兰怀钰已经走远了。

    若非此地不便,他真想破口大骂。

    不过就是分了家罢了,他们二房真是反了天了!

    兰振坤就算再生气,也没有真的到二房去兴师问罪。

    他觉得这样做委实掉价,而且,这个时候,他也不想跟二房走得太近,明哲保身最是要紧。

    不然,真的被牵连,自己大半辈子的努力就全毁了。

    兰振坤忍受着同僚们暗中的嘲讽与冷落,心中越发把秦淮记恨上了。

    他战战兢兢,生怕皇上会降下圣旨,对兰家动手。

    不过一切却没有降临,皇上待他的态度依旧如常——以前便不怎么在意,现在更是无视。

    兰振坤暗松了一口气,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去。

    秦淮离开后的一个月,摄政王回京。

    他一并带回来的,还有江南堤坝决堤案的真相,还有此案的涉案嫌犯。

    甚至,还包括几个江南的官员。

    摄政王经过一番雷霆手段的彻查,不仅把江南堤坝决堤案调查了个清楚明白,还顺便把江南官场都撸了一遍。

    原来,那处堤坝的决堤并非意外,而是人为。

    霍临尘赶到的时候,现场早已经被处理过,加上大雨的冲刷,想要找到第一手线索其实很难。

    既然从现场找不到线索,他便从其他方面下手。

    他调取了当初监督修筑堤坝的官员名册,派人从他们的政绩、为人、内宅等各处着手,无孔不入。

    江南官场并非铁板一块,每个官员也都不可能都清清白白,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不干净的。

    水至清则无鱼,关于这一点霍临尘很清楚。

    霍临尘并非要把整个江南的官场一锅端了,他只是想找个突破口,顺藤摸瓜罢了。biqikμnět

    很快他就从几个官员那里下手,寻到了突破。

    有一名官员承认,当日事发时,他听到了一声异样的轰鸣声。

    那声音,根本不像是雷声,反而像是火药爆炸的巨响。

    当时他们赶往现场查看,他还嗅到了空气中火药的味道,甚至在附近也发现了一点火药残留的痕迹。

    霍临尘便笃定,这是人为。(http://.suya.cc/70/705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