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小说网_啃书小说阅读网_啃书言情小说 > 女生小说 > 天灾囤货千万:我靠神树带崽种田 > 第259章 猎场降温,竹弓成官方推荐品牌了
    猎牌的考核规定了10支箭,一只箭10环,至少达到80环以上,才给配发猎牌。

    就这一个标准,就刷掉了很多人。

    这下很多人当然不愿意,就要闹啊。

    官方立即说,每月月底十天考猎牌,其他时间你可以练,达标了就能参考。但同样的是,每个月底也要考核老猎户的水准,万一你身体情况不允许,技能下降,为了你的生命安全,猎牌就得收回了。

    这么一折腾,每天有资格入猎场的人变少了,人们能打到的猎物多了,上缴一部分做为入场费用也没太大怨言了。

    同时接受官方管理的,就是猎具了。

    由于禁猎通告一出,一些只是碰运气的人立马放弃了当猎户,弓箭和相关的狩猎用品就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夏可兰便让老欧出面回收那些二手猎具,老欧很奇怪,旁敲侧击很多次,才套出点儿消息。

    “真要成立官方猎队?那我推荐几个技术过硬的老朋友,成吗?”

    夏可兰笑道,“这个可不一般,我听说,得有当兵的觉悟。”

    听到那两字儿,老欧肃然起敬,没有再积极推荐人员了。因为他的朋友都是有妻儿老小家世的,不可能像无后的年轻人那样没有后顾之忧地敢撞敢干敢牺牲。

    猎具也要经过官方的测试标准才能售卖,而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很多小摊贩也不得不结业转行另谋他路。

    于是猎场再不复往日的繁华,但每日的工作却更井然有序了。

    离开的人都在唱衰,觉得猎场业务盛极必衰,没什么搞头了;留下的人却更为积极热切,在全面考核结束时,拿到猎牌的都没超过800人。

    要知道之前两三个月,猎场繁荣人数最多的时候,一天承载近两三千人入山狩猎,还有挖山货的。

    现在挖山货的还有进场的,猎户每天入场的平均就在一百到五百人左右。

    规划管理之后,还按照编号进行限号上山,跟当年的汽车按尾号限行似的。

    乔老大的猎队里,十几个人,只有一半的人拿到了猎牌。剩下一半的人,开始另寻出路,而乔老大却决定急流勇退,将猎牌让给了其他人,自请加入了自家弓店小作坊的运营工作。

    经过个把月的梳理,最后福临菀的弓箭通过了质量和安检标准,贴上了一个“八福弓”品牌,正式成为官方推荐弓箭品牌。

    同时,官方还有更专业的大厂家生产的铝合金弓箭专销店面,价格更高更贵。当然,没有再像刘老板那样欺行霸市,价格按照市面水准,官方管控,不得恶意哄抬价格。x33

    经过近三个月的折腾,打猎的热度慢慢降了下来。

    其实能真正平稳过渡,还是因为官方开辟了更多新的工作机会,以及更安全的物资获取渠道。

    譬如,迁徒区带来的种植新技术,带动了至少一万个左右的新兴岗位需求。

    同时,还有新起的更长远的挖掘冰人队伍,城市重建项目,等等,需要大量的人才。

    灾后建设开始走上正轨,一切看起来都是欣欣向荣。

    新年最好的一个消息:学校重新开学了。

    曾经一度在灾难时被戏称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老师们,不少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福临菀的学龄儿童们在开学季到来时,可兴奋极了。

    乔小哥哥和乔小姐姐第一时间跑到卫家通知这个好消息,抱着朵宝哇啦啦地又叫又笑,原地转圈圈儿。

    “朵宝,等我们学了新的儿歌诗歌,回来教你唱。”

    “朵宝,哥哥教你写字。”

    “朵宝,姐姐教你跳舞。学校的老师教的舞蹈,比我妈妈的可好看多了。”

    乔大媳妇儿也跟着儿女一起过来的,被儿女当面儿说业务不精,脸就拉下去了。

    “臭小子,敢说你娘不行?!”

    “啊啊啊,朵宝,我们的老师可温柔多了,绝对不会生气就揪人耳朵,和头发的。”

    朵宝回头抱住姥姥大腿,叫道,“窝要将缺!窝要将缺!”

    我要上学!

    夏琴好笑,“朵宝,你才一岁,哦还差几天。宝宝至少要等到3岁才能上幼儿园的。对了,只说学校开学,幼儿园还开不了吧?”

    这么小的娃,就算有幼儿园敢收,也没哪个做爹妈敢送啊。

    “呜,窝要将缺!将缺,将缺。”

    大人们被小家伙的坚持给逗乐了。

    夏可兰回家时听到小家伙的叫唤声,不由调侃,“朵宝儿,你现在口齿都不清楚,怎么跟同学老师交流啊?学校里可都是像你乔哥哥乔姐姐这么大的大娃娃,没有你这么小的小娃娃的。”

    朵宝:她现在要不去学校上一上,就怕下一轮天灾来了,她以后连学校是啥样儿都见不着了。不行,她必须努把力,去学校溜一溜。

    “爸爸——”

    小家伙见女人们搞不定,转头就扑进了爸爸的抱抱里,开始抹着红眼睛呜哩呜哩地哭委屈。

    “上学?”卫海洋也有些惊讶,“朵宝,你还没满一岁呢?啊,可兰,还有一周就是朵宝一岁的生日了。你没忘吧?”

    夏可兰心下咯噔一下,立即扬笑,“这哪能啊!”故意眨眨眼,表示稍后再商量。

    卫海洋笑着抱着小家伙哄,“朵宝乖乖的,等你再长大点点,爸妈就送你去读书。”

    大概率,很难实现,目前像朵宝这么小的小宝贝还太少了,也很分散,幼儿园肯定没人敢建。孩子太小,一个看不好容易出事儿,可没人负责得起。

    就算是现在能读得上书,读得起书的大孩子,也必然是家里条件比较好的。天气太冷,老人都不提倡外出,没法帮忙去送娃,父母要忙着赚物资,也没时间送娃,更不可能让孩子自己一个人走着去上学。而能送孩子去上学,或者有条件去校车点的学生,也非常少。

    他们小区的孩子能去上学,也是因为就近重建的学校就在迁徒区里,距离近,环境安全,有军警随时执守着。

    夏琴私下里跟女儿感慨,“现在我算是知道,为啥你当初一眼就相中这山上的房子了。”

    夏可兰道,“妈,你有没考虑去种植场捞个活儿,干干?”

    夏琴这一年多跟着赵工学了很多知识,组织的小区菜园,在过年之后就丰收了一波,让其他小区的人前来观摹学习时,都惊叹羡慕不矣。还有人夜里来偷菜的,被物管张顺给打出去了。

    夏琴摇头,“这哪成。我去了,朵宝谁照顾?就算你空间能拿吃的,不需要我做。咱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你快别想了,趁着今儿大太阳,咱们赶紧把那些野味处理了,把臊子都做出来,他们几个爷们儿最爱吃臊子面。”

    夏可兰看着母亲转身去忙的背景,心下知道,其实母亲是想出去工作的,想要发挥自己的长才帮助更多的人的。想要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获取认可感,是每个人生活中的一种本能的需求。

    她当初囤集全家口粮的数量,的确可以坐吃到百年,但窝在家里不出门的这种生活方式,就不是父母这代人的偏好。当下社会环境还好,不趁着这个时候多走动,等极热酸雨一来,想出门都没门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