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同唱的歌声里,人们迎着晨风,悄悄抹去眼泪,被洗得透亮的眼睛,重新充满希望和光明。

    夏琴叫了一声,“哎哟,我锅里还煮着粥呢,可别糊了哟!”

    卫建国一眼看到池塘边儿,脱了鞋子就砸了过去,一边跑一边叫,“该死的黄鼠狼,又来偷我家的小鸭子,老子今天灭了你丫的。老子才不怕什么黄皮子报复!等你来我家,我们全家都搬家了!”

    “爷爷,我帮你!”

    朵宝叫着,却是一脸的欢天喜地跟过节似的,拿着自己的小箭,倏倏倏地就射了出去。

    她一边叫着,“我还没吃过黄鼠狼呢,它们的肉肉是不是跟狼一样难吃啊!”

    卫海洋捂了捂脸,一时无法形容老父亲的心态。

    他明明想把女儿养成小公主的,怎奈养出一个这么跳腾的小野猴子。

    夏可兰笑出声儿,回头却问,“哎,你们经常在野外的,这个黄鼠狼能吃吗?别有毒,到时候我还得费小黄花给她解毒。”

    卫海洋,“你这当妈的,也越来越不正经了。”

    夏可兰笑开,“好啦好啦,开玩笑的。今天咱们的那只船,该收尾了。”

    所有普通老百姓是第二批转移人员,距离出发还有一个月,他们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要准备呢!

    最后一个月时间,各种各样的私家船开始下水试航了。

    朵宝跟着小天天,坐了李家的大船。李家三口都是渔民出身,做的船有极高的实用性,样子自是没有卫家的漂亮,但是船体面更宽,两小家伙在上面跑来跑去,追风逗鸟,高兴极了。

    夏可兰也当了一回试船员,看到船头上的栈槽和铁环,心下都有几分感动。

    之前他们几家人都商量过,为了抵御大风浪,小船之间是可以互相勾连的,栈槽是用来船与船之间搭连板,铁环可以做连接,还能当拖。

    乔家、张小凡几个小伙子,还有袁家,顾家,都做了这方面的设计考量。

    他们船正开着,陆续不少其他小船也下了水,那可叫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朵宝一眼看到了那群偷看过船厂的大妈们,竟然真自己扎了一个竹筏子,为了加固,在四边上做了四个圆筒。

    当她们划着船路过时,纷纷朝小朋友们招呼。

    朵宝一看,看到四个圆筒里竟然颇有乾坤,一个里面正圈着几只划水的小鸭子,嗯,用来养鸭子,还真是物尽其用。还有一个筒里,竟然种着菜。另外两个筒是干嘛的,不也用猜,总归是实用主义的构思。

    “妈妈,她们好聪明啊!”

    夏可兰笑着抚抚女儿的头,“能活到现在的人,可都不是傻子了。”

    这时候,众人都还不知道,在迁徙路上,还有很多奇观等着他们去领略。

    船下水之后,为了安全起见,官方还要进行船体安全性验收,操心操力的保姆工作是做齐活了。

    检验这一日,也闹出一堆的幺蛾子。

    奇葩的是,有人抱着个大木桶子就来检验了,还死乞白赖地要盖上过检的防水戳子。x33

    检察员们都傻眼儿了,但是工作人员还是苦口婆心地劝。

    “同志,你要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的啊!”

    “你们怎么就不相信呢,我这个桶可是花了大价钱的。怎么就不能跟着一起上路了。”

    “上路可以,但是你不能坐这个桶。你可以在里面装些东西,我们有拖船服务,成年人一个不超过50公斤的物品都可以。费用是……”

    那人一听不干了,就在一边嚷嚷个不停。

    大多数按官方标准定制的小船,都过了关。

    这里还有单身的人为自己打造的小船,大概就一只普通六人冲锋舟的大小,有支架可以遮风挡雨,还有人安装了船帆,一时赢得众人鼓掌。

    但是工作人员问,“你知道怎么驾驶船帆吗?怎么打风向吗?”

    那人一拍胸脯表示早就练熟了,但回头一上船,这个方向就完全反了,还是被巡逻队的船给拉回来的。

    也有人是真正的帆船老手,现场秀了一把。

    总之,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一旦落到基层工作,永远都是五花八门,没有做不出来的,只有你永远想不到的。

    楚楚瞧了一会儿,拉着丈夫要走了,乔老大不解,才听妻子叹气说,“看到那些——我就想起爸妈了。当初他们一起做群众工作时,我总觉得麻烦。可是……”

    楚楚吸了吸鼻子,“现在觉得,只要他们开心怎么样都好。麻烦也好,苦也好,难也好,只要活着,就好了。”

    乔老大叹息一声,以前担心婆媳关系不好呢!毕竟他和妻子本来是在大城市工作,因为假日才带娃回来看父母的,没想到,这一回来就天灾了。

    在家里结结实实陪了父母近八年,可是他们也没想到,只有八年时间。

    以前总觉得时间难熬,可是熬过去了,又觉得时间太短。

    “爸,妈,我们的船还得修修。”乔姐跑来,拉着父母说。x33

    乔弟弟急着接上话,“咱们也可以弄个风帆来着。刚才李涛叔叔说了,做风帆省力,一旦上了海,风大,不用咱们自己摇船。”

    “对哒对哒,我们已经算好了,咱们得赶紧去买帆布。买这么多就够用了?今晚我们一起做帆,要用好点的线。”

    两孩子拿着自己的算数本,上面画着图,算好的尺寸,需要的材料,要花费的物资,都清清楚楚写好了。物资不够的,去哪家借用都想好了。

    夫妻俩对视一眼,那一点缅怀的伤感便去了。

    相信在天有灵的父母看到他们现在的样子,也会欣慰的吧!

    孩子们养大了,懂事了,都能实实在在替父母分忧解难了。

    天灾养大的娃,真不是盖的。